近期正值黄花菜大量上市,它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,在很多地区的家庭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。黄花菜虽然美味,但是烹饪时需要格外注意,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食物中毒,食用后出现恶心、腹泻等症状。
如何食用黄花菜更安全
食用干黄花菜是更安全的选择。越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的秋水仙碱越多,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也越高,而干黄花菜在加工过程中,秋水仙碱含量会大大降低。
家庭食用黄花菜最好经过充分蒸煮、晾晒制成干菜后再食用,或者直接在正规商家购买干制产品。
干黄花菜在食用之前需提前泡发,当天泡发、当天食用,泡发后放入温水中浸泡。
如果一定要尝鲜,那么处理鲜黄花菜则不能怕麻烦,应当用以下方法处理和烹饪:
首先,要摘除花蕊并清洗干净,因为花蕊中秋水仙碱含量较高。
其次,用热水焯烫后放入冷水浸泡数小时以进一步减少秋水仙碱含量。
最后,食用时还要注意确保黄花菜彻底煮熟。
干制黄花菜可以存放较长时间,但要注意存放在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避免受潮霉变。鲜黄花菜不易久存,应尽快食用或按照正确的方法晒干保存。
在城市的公园和绿化带里常常能看到一些形态和黄花菜相似的植物,但它们并不是餐桌上的黄花菜,而是学名为大花萱草或金娃娃萱草的观赏植物,并不能食用。它们和黄花菜同为萱草属植物,与黄花菜外形非常相似,但是秋水仙碱含量却比黄花菜高出数倍。每年花期,都会出现误采、误食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,所以一定不要随意采食路边“黄花菜”。